湖州市城市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2022年度重大信息公开报告
发布时间: 2023-10-12 信息来源:城市集团
一、集团基本情况
湖州市城市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湖州市城市集团)成立于2016年5月,是经湖州市人民政府批准,以原湖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公司为基础,整合纳入水务、燃气、城建、中房、市场等相关企业和经营性资产,组建的现代大型国有企业集团,为市属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集团旗下现有13家一级子公司,专业从事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商品房开发、民生保障、金融投资等业务,注册资本80亿元。
二、企业经营情况
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63.97亿元,实现利润总额6.17亿元,实现税收14.4亿元。集团总资产从年初的1136.84亿元增长至1319.96亿元,净资产从年初的398.78亿元增长至451.09亿元,分别增长16.11%和13.12%。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为106.26%。
三、企业改革重组情况
2022年城市集团及下属企业产权变动和重大财产处置情况具体明细如下。
(一)产权公开转让1项,经城市集团决策,市国资委批准,将集团持有浙江奥奇食品股份有限公司19.81%国有股权公开转让,本次产权转让经湖州市联合产权交易有限公司公开挂牌,以2900万元成交,转让款已全部到账。
(二)集团内部产权协议转让4项,经城市集团决策,集团下属4家子公司合计持有浙江长三合控股集团有限公司9.8998%的股权协议转让给湖州励城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其中湖州市城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有5.014%、湖州民生建设有限公司持有2.8467%、湖州市华兴城建发展有限公司持有1.4666%、湖州中房置业有限公司持有0.5725%。
(三)集团内部产权无偿划转3项,经城市集团决策,湖州威能环境服务有限公司100%股权,从湖州市健康集团有限公司无偿划转到湖州市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持有,保持集团下属3级独资企业不变。
经城市集团决策,湖州企兴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90%股权,从湖州市城市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无偿划转到湖州协兴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持有,变更为集团下属3级独资企业。
经城市集团决策,湖州智慧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100%股权,从湖州市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无偿划转到城市集团持有,变更为集团下属2级独资企业。
(四)产权协议收购1项,经城市集团决策,由湖州市城市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收购湖州吴兴城市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持有湖州市市场发展有限公司15%股权,湖州市市场发展有限公司成为集团下属2级独资企业。
(五)企业改制2项,经城市集团董事会决策,湖州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下属4级企业湖州市菱湖自来水厂经营部完成公司改制,更名为湖州凌水管道安装有限公司,组织形式由全民所有制企业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改制后已由上级企业吸收合并。
湖州中房置业有限公司下属3级企业湖州中设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完成公司改制,更名为湖州至恒建设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组织形式由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六)企业增资3项,2022年本集团下属企业原出资人同比例增资2项,引入国有控制出资人1项。
经城市集团决策,湖州市城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向下属3级控股企业湖州创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同比例增资2897.88万元;湖州市乐民健康投资有限公司向下属3级控股企业湖州蜀山老年医院有限公司,同比例增资1600万元。
经城市集团决策,集团2级企业湖州市城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引入国有控制出资人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投资3105.63万元,占比2.03%。
(七)2022年新设公司25家,因业务发展需要新设成立公司25家,其中:独资公司10家,控股公司9家,参股公司3家,有限合伙企业3家。
四、企业负责人重大变动情况
法定代表人周建新,未变动。
4月,潘一品任市城市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9月,潘一品任市城市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
9月,吴剑任市城市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五、履行社会责任工作情况
一是铸牢安全防线。紧盯水气运维、市场保供、物业管理、医废处置等关键领域,强化数字化管理、全域化排查,阻断事故风险链条,加速隐患闭环整治,全力筑牢城市安全运行防线。发挥国有担当,疫期危固废综合利用中心累计承担我市222处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核酸检测点等场所近万吨涉疫废物清运及处置工作,每日出动医废转运车31辆、单车每日转运4次,确保医废垃圾日产日清,严守战疫“最后一公里”。
二是落实惠企举措。专班推进租金减免专项工作,为符合标准的1300余户市场主体减租逾3300万元。强化用能保障,对重点企业实行点对点服务、实时掌握需求,对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用水用气实行“欠费不停供”政策,明确两年内对市本级(含吴兴、南浔)44774户非居民用户实行水资源费优惠,全力帮助相关市场主体增强信心、恢复活力。
三是开好共富班车。用心用情跑出共富班车加速度,城乡共享供水供气“同网同质同服务”。“清亲好水”班车为城区独居老人、残障人士等特需人群安装智能水表5022个,依据用水数据监测分析发出预警信息近千条,网上营业厅17项用水服务事项“零跑”,掌上办、指尖办约120万人次;助推“送气下乡”班车创新“管道天然气延伸直达、微管网集中连片供气”模式,惠及河西村等村民1300户。
四是提升服务保障。在上游气源紧张、燃气价格倒挂的严峻情形下,积极做好气源争取、应急互保等工作,LNG应急储配站项目调试投运,全力保供能。聚焦关键小事,倾力完成16个老小区供水管网、6.66公里老旧燃气管网改造工作,推动100座高层住宅二次供水泵房智慧化和安防改造,完成14万户燃气用户入户安检(多年未入户的3251户)及3.8万户金属波纹管更换,城乡供水管网综合漏损率降至7.73%(未修正),同比减少自来水损耗约400万吨,消减安全隐患,提升运行质效。
五是强化精准助农。农副产品物流集散中心418间安置商位平稳完成抽签落位及租金缴纳,新老农批有序停启,新市场平稳开局、满铺开业。加快塘红村智慧农场项目建设,持续深化“企业+村委+困难农户”三方联动扶贫机制,以长兴和平镇、南浔北港村等为试点,探索打造以新农批为核心、行政村为供应源头的共富单元,实现农业技术、产销对接、资金渠道“三不愁”。近年已累计帮助25个村及11个帮扶基地销售滞销农产品8万余斤,受到各方充分肯定。
分享到: